如何练就一副硬骨头

发布时间:2024/1/29 14:23:18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称,全球目前每3秒钟就发生一起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性健康危害疾病。10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此项调查结果对当下国人预防骨质疏松具有哪些指导意义?公众该怎么做?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参与此次流调的专家。首次获得国人骨峰值“既往国内也做过很多有关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的调查,但多是局部地区的随机抽样研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王临虹说。此次调查是第一次以全人群为框架进行的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所得出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为准确、全面地反映我国人群总体情况,可以为国家层面配置相关的卫生资源,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控提供较好的数据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此次调查首次获得了国人的骨峰值。王临虹解释,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通常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被称作峰值骨量,此后便逐步流失。国际公认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这意味着,若要计算我国某一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首先要获取同性别、同种族骨峰值作为基准。”王临虹说,此次流调专门选取了20岁~40岁人群作为样本,由此获取了中国人的骨峰值,所得出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也更为准确。“从流调结果看,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较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夏维波说,结果显示,2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11.7%,其中男性为10.5%,女性为13.0%,城市地区为17.8%,农村地区为8.1%。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知晓自己患病的比例也较低,40岁~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0.9%,5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也仅为7.0%。“这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特点有关。”夏维波说,骨质疏松症本身并无危害,但其并发症——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对中老年人损伤较大。流调结果还显示,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40岁~49岁人群低骨量率为32.9%,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达到46.4%,这部分人群成为骨质疏松症的“后备军”。对此,夏维波表示,低骨量状态和骨质疏松症前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因而被称作“寂静的杀手”。大部分居民在骨量下降初期没有采取及时的防控措施,而在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后才发现患病,延误了防治时机。骨质疏松并非老年人专利不只认知水平低,主动进行骨密度检测的人也很少。流调结果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为3.7%,其中男性为3.2%,女性为4.3%,城市为7.4%,农村为1.9%。一方面是需求侧的“不主动”,另一方面是供给侧的“欠发达”。王临虹坦言,骨密度检测是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目前国际公认采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器进行检测。但我国基层不仅缺乏合格的检测设备,而且缺少相应的技术人员。还有专家表示,原则上,40岁以上人群都应进行骨密度检测,但目前骨质疏松专科门诊不足。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一需求还会不断增加,因此应尽快补齐这一短板。随着我国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广泛流行,我国骨质疏松症的防控形势还将日益严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增龄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夏维波说,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相当于人体中“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症状与程度也越轻。夏维波说,50岁以后低骨量率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开始增高,与年龄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因为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为明显,因此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从这个角度看,预防骨质疏松,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zmeishen.com/gszyx/12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